2025年,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要求,在司法救助案件办理中持续发挥促进社会稳定、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依托“四步措施”做到“应救尽救、应救即救”。
一、构建线索移送快车道,打通救助联动壁垒
依托刑检部门与控告申诉部门工作协作,建立“案件办理—线索筛查—快速移送”闭环流程,重点聚焦司法救助事前环节,在刑事案件办理中发现困难当事人,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救助程序,从严把握司法救助“准入关”,做到精准锁定救助对象,切实将司法温度传递至弱势群体。
二、严格案前资格审查,精准护航司法救助
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加强对被救助对象的资格审查,通过查阅卷宗,细致询问当事人各项情况,筛选出有效案源。对申请人的家庭财产、实际生活支出、因案致损等基础内容全面跟进核查,认真细致了解被害人受侵害情节、犯罪嫌疑人赔偿情况,从实地入户、当面询问、走访邻里、听求意见等方式开展调查,为开展救助工作奠定完备的基础。
三、走访+纵向联动,以检察温度纾解急难愁盼
该院在办理卢某某、冯某某申请司法救助案中,年近70岁的二人一边遭受丧子之痛(二人孩子为某故意伤害案件的被害人),一边面临着生活困境,于是向检察机关申请司法救助。为彻底了解状况,检察官跨行政区域前往黑龙江省被救助人居住地,深入村庄了解救助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最终为卢某某、冯某某积极申请到司法救助金1.5万元。为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该院积极与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沟通联络,对于案件情况及时请示、汇报,争取业务指导和资金支持,经审核同意,上级院主动参与到联合救助工作中来,同意为当事人追加拨付司法救助金2万元。
四、拓宽救助途径,促进司法救助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该院大力度探索多元化司法救助途径,一是针对因案致贫被救助人,主动协调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促进落实扶贫边缘户管理、解决低保待遇,由一次性救助延伸为持续性帮扶,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无缝对接,有效解决被救助人家庭的长远生活困难,目前已累计救助因案致贫被救助人3人。二是针对因案致残的受害人,进一步开展法律援助以及残疾人康复治疗等多元化救助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促进了社会治理水平提升。三是针对受到犯罪侵害的未成年人,主动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对出现心理创伤或者精神损害的,积极对接心理治疗机构,实施心理救助,有效修复心灵创伤。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检察院 地址:新巴尔虎右旗乌尔逊大街 电话:0470-6409388 邮编:0213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